有沒有人能過的順其自然,隨遇而安?
這是最近一直在問自己的問題
我想,寫寫我家所在的這座園子,可能會給自己一點答案。
剛畢業那會兒,因為沒有足夠的錢在單位附近買房子(海淀區,西三環,均價7萬/平米),于是有了現在的家,離單位37公里的北京郊區。
剛搬進來的時候,很是為每天上下班的路程而苦惱,可是越住越發現這里的妙處。
這里有對中國傳統文化最直接的表白,園子的中軸線上,從南至北,是琴、棋、書、畫四個區。
▲春日琴音
▲秋季棋趣
▲悠然見南山的書法
▲與綠樹落葉自成一體的畫
▲孔子像,在我家的正樓下,每天都有很多小朋友在這里玩。有一次,見一個小小妞,從花叢摘了一片葉子,用兩只手捧在胸前,站在高大的圣人像下,稚嫩的童聲,說:拜拜孔爺爺。
▲秋蟲聲里,可憶起盛夏鳴蟬,荷葉田田
▲殘花有別樣的美感,落葉最燦爛,這是跟生命形式的告別,只不過換了一種形式存在吧。
▲這個角落最讓我聯想起莫奈的睡蓮,有種神似的觀感。
▲散步走過的路,仔細看來,是難得的景致,只是我們沒有留意它,可它就在腳下。
▲這里可以容納慵懶肥貓的腳步,也可以承載周末父子的團聚時光。
就是如此吧,住宅小區,不免有人工雕琢的痕跡;但是想來,這里的每一花一木,水渠里的每個水滴, 其實都堅守著其內在,芽萌葉落,春華秋實,升落往復,有定時,有定數,即使再強的外力,也無法改變這堅強的本質,自然的性靈。
▲這就是我與這座園子的緣分,我們相遇,我欣賞這園子的美,它為我的這段人生歷程標上注腳。
▲所有經歷了的過往,都有其經歷的意義,欣然接受命運而不軟弱,就是順其自然。
一切正在發生的,都有其發生的道理,幸福隱含其間,感受它,享受每一個當下,就是一場隨遇而安。